《守灵》
第29节

作者: 若舟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1 21:37:58
  (更新)
  我和你和李学伦老师一同遐想十天前那个令人向往的节日,虽然今年的节日我们没有莅临,但根据以往的经历,那样的人声鼎沸,那样的情潮澎湃,一次经历将终生难忘。
  “百色田阳布洛陀文化艺术节,旨在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你把遐想落到实处,思索着开言:“一部《布洛陀经诗》几乎囊括了壮族所有的传统文化信息。正如民族长老张声震在《布洛陀经诗》序言中所说‘《布洛陀经诗》因其相当多的内容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可以说是壮族的创世史诗;因其唱词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时喃唱的,故又可以说是壮族宗教文学。’而壮学博士蓝鸿恩在《布洛陀经诗》代序中最后说‘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要靠一种文化心态来维系,使之成为民族共同心态的凝聚力。鉴于布洛陀故事在广大的壮族地区流传成了经诗,说明《布洛陀经诗》曾起到过这种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因此,研究壮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布洛陀经诗》应该说是重要文献。’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不难领略《布洛陀经诗》的价值和魅力。”

  “直到今天,田阳县仍然有能够从头到尾喃唱《布洛陀经诗》的民间歌手。他们被专家学者称作是布洛陀文化‘活化石’,被称作是壮族歌圩文化‘活化石’。他们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对布洛陀文化和壮族歌圩文化肃然起敬!”李学伦老师插话道。
  “是啊,我见过他们中的一位,名叫黄达佳,当年五十岁左右,一副聪慧、执着的神情,表演喃唱《布洛陀经诗》,仿如开了闸的水龙头,滔滔不绝,声情并茂,入境出神。”你继续讲述:“从黄达佳身上,我们起码可以总结两点:一是《布洛陀经诗》是从远古至今不断口传心授积淀而成;二是壮族歌圩文化为《布洛陀经诗》的传播和弘扬提供了可能。”
  “对!古往今来,壮乡歌圩的歌手一方面对唱情歌,传情递爱,一方面喃唱《布洛陀经诗》,参加或准备参加祭祀活动。我家就在田阳县的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男女老少,皆能唱山歌。倘若我不走出去,生活在家乡,那么,我们家乡一定会多一位出色的歌圩上的歌手,而我们壮族,就会少一个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民族作曲家!”李学伦老师现身说法讲述壮乡歌圩文化。
  “那么,为什么从壮乡各处搜集的《布洛陀经诗》二十几个手抄本,半数以上会集中在田阳敢壮山周边呢?”
  我好奇地问
  (待续)

  日期:2014-09-23 19:50:17
  (更新)
  “大凡有以下几种原因。”你用探究的口气说:“一、田阳敢壮山歌圩,不仅是广西壮乡最大、最古老的歌圩,而且是与喃唱《布洛陀经诗》结合最紧密的歌圩。歌手在一代一代口传心授的基础上,也逐渐效仿用手抄本把经诗记录下来。这样一来,除了便于自己温习外,还有利于传阅,乃至传承。二、广西最大、最古老的歌圩就在田阳敢壮山,这方水土就拥有更滋润、更丰饶的歌圩文化,于是就源源不断培养和成长起了能够喃唱《布洛陀经诗》的歌手,因此沉淀和收藏更多的《布洛陀经诗》手抄本,就成了必然!”

  “另外,能够喃唱经诗的歌手和参加祭祀仪式的师公一样,是一种职业,是歌圩上参加对歌的歌手中的佼佼者,且在当地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力,方能担任喃唱经诗的歌手!”李学伦老师补充说。
  “知道了,田阳敢壮山是布洛陀文化遗址,千百年来,广西壮乡最大的歌圩,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初八、初九三天在这里自然聚散,四面八方的歌手,为传情递爱对歌而来,为参加一年一度祭祀布洛陀祖公的活动而来。”我揣摸着说。
  “这就是田阳敢壮山歌圩的特色,先参加祭祀活动,然后对歌传情!”你兴奋地说:“今天,当人类走进了二十一世纪,我以为对田阳敢壮山作出新的定位很有必要。百色田阳布洛陀文化艺术节,要努力做好‘广西歌圩’这篇大文章,首先要在布洛陀文化遗址上,努力营造‘广西歌圩’的氛围,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要在敢壮山山峦之中,建造具有浓郁壮族文化特色的祭祀场所和对歌场所,以此彰显‘广西歌圩’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譬如对歌的舞台,就可以设计成一面巨大的铜鼓。譬如二人对歌的场所,可以建造成绣球形的巢穴。软件则要下力气培养年轻的歌手,让他们去活跃‘广西歌圩’。”

  望着你激动的样子,我深深知道你如此情有独钟,如此煞费苦心的根源,那就是百色拥有如此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就应该一项一项下力气去建设。面对世界创意文化的浪潮,我们的出路是在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中,发掘出能与时代接轨的新创意,发掘出能产生经济价值的创意产业。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