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38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04 08:21:06
  三人成虎啊,武帝这才大怒,从甘泉宫返回京城,大发军队。太子不知道武帝已经回来了,也假传圣旨,将长安狱中的囚徒都放了回来,让他的老师率领。
  双方的军队在长安城中打了五天,血流成河,死了好几万人。百姓传言都说太子是造反了,于是都不依附太子,武帝那边的兵越来越强。
  关键的五天时间过去了。我就奇怪,这五天,太子在干什么,都在长安城,为什么不去想办法见见武帝呢?还是说他担心武帝不原谅他,于是真的造反了?
  太子的兵毕竟不是正规军,终于失败了,逃到了长安城的城门口。当时的守门人觉得太子和武帝是父子关系,总归会和好的,所以把他放走了。

  武帝大怒,把这个守门人判了腰斩。他还下诏收回皇后的印玺和绶带,皇后卫子夫一片惶急,儿子不知下落,丈夫又要废了自己,于是自杀了。
  从起初的歌女,年少时的一见钟情,到38年皇后生涯,再到被迫自杀,这就是卫子夫最后的结局。
  太子逃亡在外,武帝又愤怒到了极点,群臣都感到又担忧,又害怕,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候壶关三老灵狐茂冒死上书说:
  “皇太子本来就是汉的法定继承人,也是您的嫡长子。江充只不过是个平民,而且是个市井中的小人。陛下您却重用江充,让他有机会假借您的命令,纠结一批小人,迫害皇太子。
  太子进则见不到您,退则被奸臣陷害,感到冤屈,却无处可告。实在忍不住愤恨之心,奋起而杀了江充。现在害怕的逃走了。
  儿子盗用了父亲的军队,只不过是为了救急难,以免自己遭到别人暗算而已。我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奸邪的心思。
  以往,江充用谗言杀了赵国的太子,天下人都知道。现在陛下您不加以省察,过分的责怪太子,盛怒之下,发大军搜求太子,大家都知道不妥,但是没人敢说。
  希望陛下放宽心些,对亲人不要那么苛刻,不要对太子的错误揪着不放,停止对太子的追捕,不要让太子逃亡在外太长时间。
  我是出于对陛下的一片忠心才上书的。至于我的性命,我就等在建章宫门外。话说完了。您随时可以杀我了。”

  武帝看了令狐茂的上书之后,受到感动而开始有所醒悟,但是还没有明明白白的诏令天下,赦免太子。
  日期:2014-11-04 08:21:33
  可是事情就是这么巧。太子向东逃到了湖县,藏匿在一个叫泉鸠里的地方。
  那个主人家虽然心很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藏匿太子,但是家里实在太穷了,只能像刘备一样,编草鞋卖,来养活太子。
  太子有个认识的人,也住在湖县。听人说他家里比较富有,太子派人去叫他来,准备是帮助一下这个主人家的,结果反而走漏了消息。
  这一天,因为武帝还没有赦免太子,所以当地的官吏一起来围捕太子。太子估计自己是逃不掉了,就进屋反锁上门,自缢而死。
  这个好心的主人与搜捕太子的人格斗而死,连太子逃亡时,随身带着的太子的两个小孩都一并遇害了。真可怜啊!
  后来武帝再派人仔细调查,发现江充审过杀害的那些巫蛊案子的嫌疑犯,多半是无辜的。

  到了这个地步,武帝也渐渐醒悟过来,太子是被江充逼迫,没有办法,才起兵诛杀了江充,并不是真正造反了。
  正好这是,一个看守高帝寝庙的叫田千秋的郎官紧急上书,为太子鸣冤说:
  “做儿子的,擅自动用父亲的军队,罪过应当被鞭笞。天子的儿子误杀了人,应当判什么罪呢?
  我本人没这水平,是我做梦,一个白头发的老头儿,叫我来说这些话的。”
  武帝大为感寤,召见田千秋,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别人很难插嘴。这一定是高祖的神灵派您来教我的,您应该担任我的辅佐之臣。”
  于是武帝就此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并且下令将江充的族人全部杀死,那个太监苏文被烧死在桥上。
  所有在泉鸠里,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虽然一开始被奖励做了太守,现在全部都被灭族。
  整个巫蛊之祸,前后种种,包括后来武帝明白真相之后,为报复而杀害的人,合起来有四十多万,加上逃亡以及投降匈奴的人才,可以说国本动摇。
  武帝怜惜太子巫蛊受害,就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又在湖县建了一座望思之台。天下的人,听说了以后,都感到悲伤。
  可是有什么用呢,太子死都死了。死时年仅38岁,正好是卫子夫担任皇后的年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