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19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的考虑,夺取黑海海峡及其近旁的君士坦丁堡便成为历代沙皇执着而坚定的梦想。其实当时统治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是极端腐朽,程度更在大清之上,被称为“西亚病夫”或是“欧洲病夫”(注: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着西亚、北非和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等地),正好和大清是一对难兄难弟。俄国要拿下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本是轻而易举的,但历代沙皇们努力了一百多年为什么就是没能得逞呢?是因为英国在竭力遏制俄国。但是英国为什么要帮助土耳其遏制俄国呢?这是因为一个极其遥远的地方——印度。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第9卷,第240—241页
  (2) 赵军秀:《英国对土耳其海峡政策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日期:2016-02-22 15:10:24
  第三章 印度
  印度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了,以至于被称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但其实把印度比作大英帝国的**更为确切,有了印度英国就是男人,就是大英帝国;没了印度英国就没了阳刚之气,就不再是大英帝国了。曾任印度总督的冠松勋爵就说:“没有印度就没有大英帝国(转引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62页)”(1)。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就认为,”失去印度就意味着英国变成像荷兰或者比利时那样的二流国家(赵军秀:《英国对土耳其海峡政策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2)”从英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二位说的都没错。

  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与印度关系的开始。当时丁香、肉豆蔻、胡椒等香料(调味品)在欧洲的价格非常昂贵,胡椒的价格甚至等于同等重量的黄金。这是因为欧洲冬季寒冷,入冬前要将大量牲畜宰杀烹饪,香料不但能调味而且可以防腐。但香料只产于印度和东南亚一带,欧洲人食用的香料只能经由阿拉伯人、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层层转手而来,这就导致香料价格极其昂贵。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们包括哥伦布麦哲伦出海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去寻找生产香料的印度。

  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印度设立了一个贸易据点,与印度进行贸易,主要业务就是贩运香料。但随着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控制了东南亚的摩鹿加群岛,导致香料的产量激增,香料的价格一路下滑,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随即把主要业务转向了另一种暴利产品——鸦片。
  东印度公司生产鸦片主要是供应中国市场,这是因为英国需要中国的茶叶。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而且消费量很大。1784年英国首相小皮特估计,有2/3的英国人,每年至少消费3磅(注:英制重量单位,1磅约等于0.45公斤)茶叶。1839年,就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那一年,英国从茶叶贸易中的税收高达300多万英镑,为英国财政收入的1/10;而鸦片贸易税收则达200多万英镑,是东印度公司收入的1/10。正是如此巨大的损失才导致英国决定在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其实英国之所以发动这场被我们中国人称为“鸦片战争”的战争其目的并不在于鸦片而是为了茶叶,所以称这场战争为“茶叶战争”更为恰当。

  当时的中国完全垄断茶叶的生产,虽然英国人急需大量的中国茶叶但闭关锁国的大清却不需要英国的任何产品。当时英国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是纺织品,但大清还处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阶段。女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养猪织布也免得闲来生事。穷人穿棉,富人穿绸,大清的两万万妇女靠着十指芊芊玉手硬是打败了工业革命后由蒸汽机驱动的纺织机,让英国的纺织品在中国一寸也卖不出去。由于无法向中国出口任何产品,英国人就不得不向大清支付白银购买茶叶,贸易逆差越来越严重,英国人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白银进口茶叶了。为了平衡贸易逆差丧心病狂的东印度公司就向大清出口鸦片,以出口鸦片换来的白银向大清购买茶叶,而英国则向印度出口纺织品换取鸦片。于是一个三角贸易圈就形成了,英国向印度高价出口纺织品换取鸦片,再向中国高价出口鸦片换取茶叶,然后以茶叶高价供应国内市场。英国人在每个环节都赚得盆满钵满,林则徐林大人虎门销烟就是打破了这个三角贸易的环节,断了英国人的财路,让工业革命后蓬勃发展的纺织业没有销售市场,1832年英国对印度出口的纺织品就价值323.8万英镑,英国人岂肯善罢甘休?

  为了打破大清对茶叶的垄断英国人一方面出动坚船利炮动用暴力手段,另一方面也自力更生,积极在印度寻找适合培育茶叶的地方。后来他们发现印度的阿萨姆邦的气候环境发现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于是大量种植供应国内市场。现在市场上还有以阿萨姆为品牌的茶饮料,不知道和印度的阿萨姆有没有关系。

  正是因为印度对英国在经济上的重要性,所以英国对于保护印度以及英印之间的贸易路线非常重视,而他的敌人也总是以威胁印度威胁英印贸易线路来要挟英国。这也是因为英国海军太过于强大,各国无法直接攻击英国本土,所以只好拿印度开刀了。1797年8月16日,当时还是一名将军的拿破仑上书法国政府说:“我们正确评价夺取埃及的必要性以便有效地摧垮英国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英]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赵汉生、彭光谦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3)。当时苏伊士运河尚未开通,而绕过非洲好望角的航线太过漫长,单程耗时即达6个月,因为要等待季风所以往返则需两年。因而从印度经由苏伊士地峡将货物由陆路转运至地中海,再从地中海装船运往英国也是一条很重要的贸易线路。拿破仑征服埃及就是要彻底切断这条贸易线路,断了英国人的财路,让他再也没钱和法国作战。对于野心极大极大本领更是极大极大的拿破仑来说,征服埃及还只是他打击英国的第一步。他要以埃及为基地,联合土耳其和印度南部的苏丹彻底把英国人从印度赶走。虽然拿破仑征服埃及的战争进行的颇为顺利但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却在海战中彻底歼灭了拿破仑的舰队,导致拿破仑的远征军与法国本土的联系被切断。此时拿破仑又得到法国政府的统治出现危机的消息,拿破仑便回到法国夺权去了。后来拿破仑陷入欧洲大陆连绵不断的战事,远征印度一事遂不了了之。但英国人却着实受了不小的惊吓。

  俄国人在中亚和西亚一带的扩张也让英国人忧心忡忡。当时英国人治下的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为了防止俄国人染指印度,英军三次入侵贫瘠荒芜的阿富汗,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俄国与印度之间的缓冲区,福尔摩斯的伙伴华生大夫就是在这几场战争中负伤回国的。同时英俄两国还在伊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目的还是防止俄国染指印度,并保持由地中海到印度的陆路及海路交通的畅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