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
第30节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在这时,一阵阵念经声异常整齐划一的从城里传了出来,土匪们听后,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听这声音洪亮高亢,好像不是要渴死的人能发得出来的。土匪们望着城墙,正在纳闷间,忽然,城墙上似乎有神人在那里把守,而且这些神人一个个高大威猛,英气逼人。土匪们这下都有点慌乱起来,哪个还能壮起胆子攻城呢。于是,大伙赶紧对匪首可达寒奴戮道:“大哥,看来城里边来了高手帮助他们啊,官兵咱们能对付,可是要和神人作战,那不是找死吗,咱们是不是先撤退再说?”不用身边的人说,可达寒奴戮看见城墙上的神人,早就心虚了。手下人一说,正好有个台阶下。于是,可达寒奴戮赶紧带着土匪们悄悄的逃走了。

  土匪们逃走了,这一下吉州那是全城轰动啊,大家都把道信大师当做佛菩萨一样的看待,道信大师也由此而名声大振。
  第二节 开法破头
  道信大师在吉州念经退贼后,整个吉州地区的局势逐渐平定了下来,道信大师也在城里的寺庙里登记注册,取得了佛教协会的认可,解决了自己的僧人身份和户口问题。既然目的已经达到,道信大师于是决定到衡岳去。
  道信大师一行人在前往衡岳的途中经过江州,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市,在城里歇脚的时候,城里的群众一看,这不是在吉州念经退贼的道信大师吗。消息一传开,道信大师一帮人就被围得水泄不通,脱身不得。城里有名的僧人和有名望的信众来了一大帮,都是代表僧侣和群众来请道信大师留在江州传法的。
  所谓相请不如偶遇,既然都已经到了江州,那就正好在此地开个佛学辅导班吧。只要有人肯来学习禅宗专业,在哪儿上课不都是一样的吗。再说了,看这个架势,自己那里能走得了。于是道信大师就留在了江州,并且在庐山大林寺办了一个佛学辅导班传授禅宗课程。没想到这一住,就是整整十年。

  道信大师老是在庐山待着,别的地方的僧人和信众就有意见了,哪个地方的人不想请几个名人到自己的地盘上搞点活动造点声势呢。于是,蕲州的僧人和信众派出代表,来到庐山,请道信大师来到隔江而望的黄梅县众造寺传法。
  道信大师当然愿意啊,又可以在别的地盘上开办佛学班了,何乐而不为呢。
  道信大师来到众造寺后,一天闲来无事,一个人顺着山道在山里散步闲逛。无意中看见不远处一个叫住破头山的山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深林幽邃,怪石突兀。而且更为神奇的是,整个山头上竟然有紫云覆盖,这是个非常难得的祥瑞之兆啊。道信大师忽然感到,这座山头应该就是自己要买块地皮修建佛学院定居下来的地方。
  于是,道信大师马上收拾行装,自己一个人来到了破头山进行前期的考察工作。这个时候山上还没有住的地方,道信大师一个人趺坐在一块大石上,到了晚上,山上的很多猛兽都跑出来围绕在道信大师身边,道信大师知道他们不会伤害自己,所以一点恐惧之心都没得。相反,本着众生都有佛性的道理,道信大师端坐在那里,非常正规的为这些猛兽讲法受戒,就好像在佛学院里给学生上课一般。说来也怪,这些猛兽受完戒后,一个个就自己走开了。

  黄梅县的僧侣和信众们得知道信大师要定居破头山,都非常高兴,终于有名人要定居在自己的地盘上了。于是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就在破头山上建造了一座寺庙来让道信大师主持。这座寺庙修建好后,取名正觉寺,也就是现在的四祖寺。
  读者诸君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座正觉寺,它可是中国禅宗禅师们所拥有的第一座有完全产权的寺庙。道信大师以前的菩提达摩、慧可大师、僧璨大师以及他们的同学们,都是“行无辙迹,动无彰计。”四处游方,居无定处。过的几乎都是苦行僧似的生活,就是传法,在正统佛教界眼里,那也是属于非法传教的。但是,道信大师现在修建寺庙,使自己安定了下来,并且拥有合法的传法资格,这是破天荒第一次。正因为如此,中国禅宗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块传法根据地。并且,就是这块小小的根据地,成为星星之火,确保了禅宗在往后千年的岁月中,经受住了各种风吹雨打,进而傲然燎原。

  道信大师有了正觉寺这个根据地后,立即大刀阔虎的干了起来。
  首先,达摩佛学院的几任院长,因为各种原因,多修头陀行,门下没几个弟子。但是道信大师有了正觉寺佛学院这个根据地,所以能广收门徒,并且利用寺庙来向大众传法,也是极为方便,不象从前,要找达摩佛学院上课,地方难找,老师难寻。
  其次,道信大师新开的佛学院,不止学习禅宗课程,而且对于天台宗和三论宗的相关课程,也纳入了教学大纲。并且第一次将授菩萨戒加入到了禅宗,形成了戒禅合一的新风气。
  再次,道信大师不但要求学生们学习要认真努力,更要有实际的修行功夫,也就是每个同学必须做到真参实修。道信大师敦敦教导所有的学生: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疗饥疮,即闭门坐。莫读经,莫共人语。由此我们也可以一窥道信大师的禅学思想。

  最后,最为关键最为重要最为开创性的是,道信大师在禅宗史甚至是佛教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农禅结合,第一次要求僧人们要参加劳动,要开荒种田,挑水劈柴。第一次要求寺庙和僧人们在经济上要自给自足,要自己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这项举措,不仅是破天荒的,而且就是因为这个举措,才使得禅宗能在日后的各种灭佛运动或者是各种打击中存活了下来。以后的禅宗不管怎样变革,禅僧要参加劳动,要确保自给自足这点,都是作为禅门修行的最基本原则保留了下来的。

  日期:2018-04-12 10:17:35
  自耕自足,自食其力。这是中国禅宗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湮灭,并且在中国数次异常残酷的灭佛运动中得以独存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其实“自耕自足,自食其力。”不仅禅宗人士应该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更应该如此才是。
  日期:2018-04-13 08:43:24
  佛教从创立之初,包括释迦摩尼在内,都是以乞讨为生,僧人们从不劳动,已经成为定法,但是道信大师第一次彻底的改变了这点。这在当时,那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啊。当佛教别的宗派纷纷在各种场合批评这种僧人要劳动的举措后,最终,那些依附别人,要靠乞讨才能生存的宗派,几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灭了。历史,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道信大师在破头山一待就是三十几年,因为道信大师禅法高深,而且对佛教改革很有魄力,所以影响非常大,“诸州学道,无远不至。”这就使得道信大师的正觉寺佛学院学生达五百余人。就连当地的刺史崔义玄,也亲自跑到破头山来礼拜道信大师并咨询禅宗课程。
  不过,人多了,道信大师就感到了教材的短缺,因为以前的几任院长都是只靠着一本四卷本《楞伽经》来给同学们上课,学生少倒没什么毛病,可是学生数量达到五百多人后,教材匮乏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于是,道信大师决定增加教材,让学生们能更好的学习参加考试。首先,道信大师自己写了《菩萨戒法》一本,作为破头山佛学院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们时时背诵,一旦有违反者,轻者扣学分,重者直接开除学籍。另外,在众多的佛经中,道信大师挑选出了《文殊说般若经》,作为和四卷本《楞伽经》同等重要的教材,让学生们认真学习,因为以后的毕业考试,试题全部都会来自这两本经书,你不认真复习,就别想考试过关。最后,道信大师担心有些学生脑袋不好使,学习教材抓不住重点,于是,自己又结合四卷本《楞伽经》和《文殊说般若经》亲自撰写了四千多字的学术水平极高的佛学论文《入道安心方便法门》,作为辅导材料,免费印刷给全体学生学习。这样一来,整个佛学院的学习氛围那是空前浓厚。有顶级的教授指导,有优秀的教材学习,更有出类拔萃的辅导资料观看,哪有不好好学习的道理?哪有考不及格的可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