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
第31节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三节 转生求法
  道信大师还在江州庐山大林寺弘法的时候,有一天,道信大师正在方丈室里打坐,侍者上来道:“师父,外面来了个老僧人,指名道姓一定要见你。”道信大师肯定是来者不拒的:“那就请进来吧。”
  老僧人进屋后,立马就给道信大师作礼。道信大师问道:“老师傅是哪里人啊?”
  老僧人赶忙答道:“贫僧是长江对面黄梅县破头山上栽种松树之人,听闻大师禅法高明,特来礼拜大师。”
  道信大师谦虚的道:“不敢,不敢。”
  看见道信大师没有拒绝,老僧人赶紧作礼问道:“法道可得闻乎?”
  道信大师看着面前这个老态龙钟拄着拄杖的老僧人,平静的说道:“你现在已经很老了,即使我给你说法,你能有所证悟,可是你在这个世上都待不了多久了,又怎么有时间去弘传佛法,广度众生呢?如果有缘,你能趁我还在的时候转世再来,我再传你佛法也不迟。”
  老僧人听后,没说什么,低头告辞而去。过了长江,老僧人看到有名年轻女子正在江边洗衣服,便上前作揖道:“女施主,天色已晚,贫僧借宿一下,可否?”

  女子回道:“我家里父亲和兄长都在,你可以去给他们说一说。我一个女子,父兄在家,我是不能做主的。”
  老僧人道:“只要你先答应我,我马上就去找你的父兄说说。”
  这名女子马上点头同意了。老僧人看到女子同意了,便立即拄着拄杖走了。
  这名女子姓周,是他们家最小的孩子。周氏洗完衣服,就回家去了,这一回家,竟然发生了一件对于周氏以及他们的家人来讲都是天大的事:周氏竟然发觉自己怀孕了。
  未婚先孕,这在那个时候是个天大的事情啊,周氏的父母赶紧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啊。可是周氏整死也说不清楚自己怎么就怀孕了啊。自己根本就没和任何男人有过亲密接触,怎么就会有了呢?可是父母说啥都不相信,因为你怀孕了啊,不可能没在外面偷人啊。

  家里吵开了锅,还是没个结果。周氏打死不承认自己在外面有野男人,可是自己又怀孕了。你的嘴巴可以骗人,可是肚子里的东西骗不了人啊。
  未婚先孕,实在是件丢不起人的事啊。周氏的父母感到简直是奇耻大辱。而且孩子还打死不承认是哪个野男人干的好事。没办法,按照当时的风俗传统,只有把她赶出家门,让她自生自灭去吧。
  周氏被赶出家门,真是天大的冤枉啊,自己男人都没碰过,肚子里怎么就有了呢,老天爷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太过分了吧。周氏她一个普通女子,就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怀上的,竟然就是白天在江边来找自己借宿的那个老僧人啊。这个老僧人听到道信大师对他说:你如果能够趁我还在的时候转世再来,那么我在教你也不迟。看来时间宝贵啊,所以老僧人走到江边,看到周氏,得到主人的“首肯”后,便立马转世投胎了。如此看来,这个老僧人平常修行功夫非常厉害,竟然可以做到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在佛教里面那是非常高明的功夫了。可是,禅宗讲究了悟,讲究参破佛法的最终大事,讲究要最终明白不生不死不来不往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道理。那些修持功夫,不论高低,在高明的禅师眼里,都是不取的。如果一个人卖弄功夫或神通,更要被禅师呵斥乃至棒打的。不然的话,老僧人修持功夫这么高,还去找道信大师求教干嘛?后面读者诸君还会看到更多的修持功夫不错的人和禅师之间的交往、勘辩甚或是争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上,大家可以更直观的体会禅宗所要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老僧人急着转世去找道信大师,这下就苦了老僧人投胎的“宿主”周氏了。红尘洗梦也不知道周氏上辈子种了什么因,今生要怀上这样的“果”。
  可是再蒙受不白之冤,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啊。周氏无家可归,又是个弱女子,又有身孕,要想在那个乱世生存下去,确实不易。周氏白天在乡镇里给人家当小工纺线织布,打小工挣点不多的生活费,晚上就找个稍微人多点的旅馆,就在旅馆的屋檐下度过一夜。
  日期:2018-04-14 08:47:45
  就这样辛苦了几个月,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的一天,周氏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可是这个孩子来得不明不白的,而且给自己带来了那么多的大麻烦,周氏不但没觉得孩子的来临是件喜事,相反,而是觉得是件非常不吉祥的事情。于是,周氏便狠下心来,抱着孩子出去,将孩子扔到了一条臭水沟里,然后就含着泪水跑开了。
  周氏一个人苦熬了一晚上,第二天终于忍不住又跑到扔下孩子的那条臭水沟去看,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而且刚生下来,晚上他一个人能熬过去吗?到了那儿一看,孩子竟然顺着水流飘了上来,而且气色非常好,一点事都没得。
  周氏赶紧上前抱起自己的孩子,眼泪哗啦啦的就下来了。她把孩子紧紧地抱在自己的怀里,这一次,说什么都不会放手了。
  孩子就这样跟着周氏,东家乞讨西家要饭度日,生活过得异常艰辛。因为孩子就连周氏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自然也就不知道他该姓什么。所以同乡的人都把这个孩子叫住“无姓儿”。
  有一天,周氏又带着孩子在街上乞讨,这时,有一个当地有名的智者,无意中看到了他们,这个智者马上上前对着孩子左观右看,看完后不禁咋咋称奇道:“这个孩子的相貌非常不得了啊,我佛如来有三十二种与众不同之相,而你一个人竟然就有二十五种,只比我佛如来少了七种,简直就是奇迹啊。”周氏听后感到非常高兴,虽然自己贫穷,可是自己的孩子能得到人家这么高的称赞,那自己的孩子肯定有与众不同之处,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的。

  公元609年,道信大师那时还没有定居,还在四处游荡弘法。这天,道信大师游方到了黄梅县,在路上碰到一个六七岁大的小孩在那儿玩耍。道信大师何许人也,一眼就看出这个小孩骨相奇秀,异于常童。这个小孩子就是周氏家的那个,一转眼,都已经七岁大了。

  道信大师上前问道:“小朋友贵姓啊?”
  小孩回答道:“姓即有,不是常姓。”这个小孩虽然小小年纪,不过说出来的话却是话里有话啊。
  道信大师自然不管这些,还是直奔主题:“既然不是常姓,那么是何姓?”
  小孩早就看到问自己话的人是僧人,于是就调皮的说道:“是佛性。”
  道信大师怎么会被难住:“佛性,是佛的。难倒你没有姓吗?”大家说话都是话里有话,就看谁能绕过去了。
  小孩也没被难住:“性空,所以没有。”
  这种思维和回答,那里是个七岁的小孩能办到的?很多人七十岁了都没有这个悟性的。
  道信大师对这个小孩的回答非常满意,看来这个小孩是个可以培养的人才啊。
  道信大师望着小孩道:“等我安定下来后,我会来找你的,那时我再跟你说法也不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