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恩怨两千年》
第23节

作者: 春晓夏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29 19:18:38

  日本的表现也非偶然,前面笔者交待过了,日本惯行的是对等的国交关系,对隋朝尚且如此,对之后的唐朝也不会有多大变化的,它是唯一的一个游离于整个东亚朝贡册封体系之外的国家;第二,就是这时的日本尚未意识到唐朝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在整个东亚特别是朝鲜半岛事务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和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了日本与唐帝国的现行的关系一直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当然唐朝毕竟是大国,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唐朝统治者也自有大国的胸怀,对李渊来说,半岛上发生什么都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至于日本吗也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它怎么看怎么做也是日本自己的事,李渊需要的是安定的国内局面,国家的强大。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不久,在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唐朝趁东突厥内部矛盾激化、暴风雪灾频发之际,派大军兵联合回纥、薛延陀等势力,一举将东突厥征服。这是唐朝立国以来对外族战争取得的空前胜利。随后,唐朝又征服漠北的薛延陀,加强对西域的攻势。公元640年,唐军消灭了西域非常重要的古国高昌,并在原先的领土上建立西州,由唐人直接控制,掌控了丝绸之路,恢复了对西域管辖。唐朝在北方、西方都取得了突破,开疆拓土,现在只剩下东北地区了,要控制东北,只有拿下一个目标方能实现,那就是彻底攻下高句丽。

  日期:2018-11-29 19:25:03
  (二十五)东亚两大军事联盟形成,对决悄然开始
  在唐朝初年以稳定和休养生息的大政方针引领下,高句丽与唐朝边境倒也相安无事。不过高句丽却始终做着两手准备,面对着一个比昔日隋还要庞大的唐帝国,其压力可想而知,谁知道唐朝皇帝会不会哪天一不高兴,找个借口,仿照隋炀帝兴兵讨伐,之前杨广三次征讨,就已经让高句丽招架不住了。
  高句丽统治者可谓是戒心重重,利用与唐修好的契机,一方面花巨资在北部临近唐朝边境修筑了长城,从扶余城(今吉林省四平市以西)至沿海,长达千余里,耗费16年才修成;另一方面,高句丽不断向朝鲜半岛南侵,攻城略地,主要打击的是新罗。历史上新罗侵占了高句丽和百济许多领土,又吞并了日本在半岛的殖民据点—任那日本府,这样新罗就成了这三国共同打击的目标,高句丽和百济都想把新罗灭了,夺回失地,日本则借助打击新罗恢复半岛势力。新罗在半岛处境凶险,空前孤立,怎么才能生存下去,必须找到一个比这三国加起来还要强大的盟国,唐帝国自然成了新罗的首选。

  日期:2018-11-29 19:25:34
  那么区区小国新罗能用什么方式来说服唐朝统治者,唯一的可行的就是巧妙的利用唐与高句丽的矛盾,引向对自己有利的局势中来。一开始唐王朝对新罗的求救所表现的态度很不积极,最多是发道诏书,或派个使节去劝和,充当个调停者而已,或者三方各打五十大板,告诉这几个国家你们别打了要和睦相处,但是能起到什么实质效果呢?

  唐太宗即位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一直秉承着唐高祖不干涉半岛事务的基本态度。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唐朝的西、北两方的边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十二月,高句丽就遣世子高桓权前来朝贡,唐太宗对他礼遇有加,很显然此时他并未考虑对高句丽的战争。
  公元642年(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国内发生的一场政变,正好给唐朝发动战争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权臣泉盖苏文杀了对唐有妥协倾向的荣留王高建武,另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为王,自己独揽大权,泉盖苏文自立为莫离支(相当于宰相)。作为强硬派的泉盖苏文的上台加剧了高句丽与唐的对立局面。然而面对泉盖苏文的桀骜不驯,唐太宗则轻描淡写地说:“盖苏文自知罪大,畏大国之讨,必严设守备.........不如少为之隐忍,彼得以自安,必更骄惰,愈肆其恶,然后讨之。”仍旧册封高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很显然此时唐太宗还不想动武,而是在等待时机。不过没多久李世民的的态度就发生了急剧的转变,这还是与唐朝战略东移密切相关的,和隋炀帝杨广的想法一样,唐太宗始终认为高句丽自古即为中国故地,加上高句丽长期占据辽东郡县,几个世纪里在东北一带横行无忌,作威作福惯了,所以收拾高句丽那是迟早的事情。

  日期:2018-11-30 20:47:17
  在泉盖苏文杀了国王高建武,自己独揽大权的这一年,百济义慈王一面派遣大佐平智积到日本,一面又和高句丽进一步勾结,最终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日本这个铁三角,以共同对付新罗。

  643年,贞观十七年十一月,百济义慈王又与高丽和亲通好,准备攻取新罗的党项城,以此断绝新罗向唐朝进贡的道路。唐廷明白如果再对高句丽和百济的侵略行为听之任之的话,将失去半岛上的亲密同盟,这对唐朝的东北边疆形势是相当不利的。于是唐朝政府做了最后一次外交上的努力,李世民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带着玺书前往高句丽,文中的大致意思就是告诉国王说:“新罗对大唐忠心耿耿,朝贡不乏。你(高句丽)与百济应当收兵,若再出兵攻打,那明年大唐就不再会坐视不管了,必会出兵讨伐你的国家。”但是泉盖苏文公然不顾唐朝的警告,依然我行我素。

  644年春正月,泉盖苏文出兵攻下了新罗两座城池。此时里玄奖已经到了平壤,他要求泉盖苏文立刻停止攻打新罗的军事行动,但泉盖苏文却对里玄奖说:“昔日隋朝入侵我高句丽,新罗则乘机一下子侵占了我国五百里的领土,若不收回当年被侵占的土地,恐怕我是不会收兵的。”里玄奖说道:“既往之事,何必再去追究,高句丽现在占据的辽东诸城,原本都是中国的郡县,如今我大唐尚且不去追究,你们又有什么必要因为失去的故土而大动干戈呢。”

  日期:2018-11-30 20:48:25
  泉盖苏文当然不会听里玄奖的话,同年,高句丽、百济联军又大举进攻新罗,宣称要索回失去的领土,一连攻陷新罗四十余城仍不停止,这期间两国联军占据了党项城,彻底阻断了其向唐朝入贡的要道,在南面又夺取了重镇大耶城(庆尚南道陕川郡陕川面),新罗面临着亡国的危机,善德女王急忙向唐朝乞师求援。
  644年二月,里玄奖回到长安,将高句丽国内的情况向唐太宗一一做了汇报,此时唐太宗讨伐高句丽的决心已定,兵部尚书李勣最先积极响应,主张讨伐,而泉盖苏文全然不顾唐朝的警告,还把唐朝劝和的使者都关押了起来,显然他已经走到了唐朝的对立面,这也给太宗出兵提供了很好的理由。
  当然唐廷内部少不了反战的论调,但是朝廷里的主战派很快占据了主导地位,收复辽东之议再起,而且讨伐高句丽的声浪是一浪高过一浪。当时侍中裴矩,中书侍郎温彦博上奏说:“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对列星,理无降尊,俯同藩服。”这句话正符合唐太宗的心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辽东本中国之地,隋世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于是唐太宗很快就否决了褚遂良等主和派大臣的意见,决定亲征高句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