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的内外挑战》
第53节

作者: 卢泰然
收藏本书TXT下载
  殷鉴不远,周人毅然放弃了商人对鬼神的崇拜,弥漫于中国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中的神权思想开始崩溃,君主统治权的来源不再是神明,而是来自上天;而上天的态度又取决于民心归顺;民心是否归顺,不是神秘的,而是取决于君主是否政治清明。

  事在人为,人的地位、人民的地位,开始取代鬼神的地位。这也是后来孔子为什么“敬鬼神而远之”的原因,中国社会开始了从神本位向人本位的过渡。
  这次大变革是我国历史上有深远意义的“武王革命”和“周公制礼”。从此之后,中国无论是哲学、法律、政治、宗教,都从对鬼神的崇拜中挣脱出来,华夏民族从民族的幼年时代开始,就关注于人的解放、人文关怀和精神超越。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的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武王革命和周公制礼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后世诸子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各显神通,一举把中国文化推向辉煌的高峰。
  日期:2012-04-07 20:00:17
  先澄清一个关于穆斯林的误解
  在正式谈伊斯兰教之前,先澄清一个误解:有人总误以为穆斯林热爱暴力,所以才出现那么多的恐怖分子。

  事实是:伊斯兰人民是热爱和平,而不是热爱暴力的。
  在很多美国电影电视剧中——例如施瓦辛格的《真实的谎言》、电视连续剧《24小时》等,中东地区的穆斯林总是以一种非常暴力的面目出现,搞恐怖袭击、人体丨炸丨弹,要用核武器引爆纽约,给人一种印象,似乎穆斯林都是暴徒,伊斯兰教是暴力宗教。
  在这里,我首先要立场鲜明地表态:美国电影里的这种宣传完全是谎言,是赤裸裸的谎言。
  关于美国媒体和文化作品中的长期、有组织、恶意的误导式宣传,这里就不讲了。
  单以最近几十年来看,即使是那些搞恐怖袭击的穆斯林,也绝不是暴徒,他们也不是热爱暴力,而是在抵抗暴力。他们之所以使用暴力,是因为他们热爱和平。而那些歪曲、谴责暴力的人,才是暴力的使用者、是施害者,这些人不仅喜欢暴力,还喜欢“装天使”。
  近代的欧洲在中东的殖民统治、二战后的以色列建国、黎巴嫩科威特的人为独立,是谁干的?是谁的错?

  是谁在抢夺穆斯林的家园?是谁在掠夺穆斯林的财富?是谁在中东屠杀无辜的平民?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当然,在某些JY的眼里,美国人才是人,中东人、非洲人、中国人都不算是人。
  受害人奋起反抗,这有什么错吗?
  在国家力量较弱、武器装备较差的现实面前,有些穆斯林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做自杀式的攻击,“与汝偕亡”,这应该予以谴责,还是应该给予同情和尊重呢?
  中东的恐怖分子为什么不袭击俄国、不袭击中国、不袭击罗马尼亚,为什么偏偏就喜欢袭击伟大光荣正确的美国?

  冤有头债有主,大家心里都清楚。
  伊斯兰教是个全面和平的宗教,穆斯林是希望和平的。穆斯林要从实现个人和平、家庭和平到全社会、全人类和平,在和平的气氛中达到全世界融洽相处、以此接近真主。
  伊斯兰教希望团结,要求“穆斯林四海皆兄弟”。无论种族,语言,肤色存在多大的差异,只要皈依伊斯兰,相互之间都以兄弟相称。
  但是当穆斯林在民族的生命和信仰受到威胁和迫害时,伊斯兰教允许信徒进行强烈的反抗与征服。
  千百年来,穆斯林在整体上就是这么做的。

  而所谓的恐怖分子,其实都是反抗欧美暴力的人权斗士。
  我也不太赞成他们的具体做法,他们应该寻找更加合理的手段。但是对于他们,我从来恨不起来。即使在他们误伤平民的时候。他们是真的误伤。而不是美国兵杀人之后,突然宣称是精神失常。他们一向是搞双重标准的。
  日期:2012-04-08 10:35:03
  《古兰经》拥有无穷魅力
  《古兰经》是先知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如同《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

  《古兰经》是阿拉伯有史以来第一部用阿拉伯文书写的典籍。语言生动而简明,非常质朴,非常容易阅读,而且内容丰富,常情常理贯穿始终,能够轻易打动人心。
  如果仅仅从语文的角度看,《古兰经》之于阿拉伯语,正如莎士比亚作品之于英语,歌德作品之于德语。他们都把各国语言的艺术性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后世学习模仿的典范。
  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在历史上不断地和重复地表现出令世人震惊的生命力,得益于它拥有一部《古兰经》。
  《古兰经》出现于阿拉伯半岛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与阿拉伯民族大觉醒并焕发出空前旺盛创造力相伴随的。《古兰经》具有神圣性,被认为是安拉的语言,其原型存于高高的上苍。
  《古兰经》凝结着阿拉伯民族在以往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集体经验和文化心态,以典籍形式使阿拉伯民族的文化类型得以固定。

  《古兰经》最大的好处,当然是其内容。《古兰经》在阿拉伯文化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深刻地、辩证地表达出对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以典籍的形式将阿拉伯民族的“核心精神”加以定型。《古兰经》在这个方面的作用,正如道家和儒家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的核心精神的定型一样。
  《古兰经》的内容包容一切:天园与尘世、昨天与今天、政治与经济、科学与幻想,其中包含着一些绝对真理的成分,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又恰到好处地拥有部分神秘主义色彩。《古兰经》的内容具有首创性,对于人生、社会和神秘主义的思考深邃而质朴。既适合于对当时分散而略微蒙昧的阿拉伯民族进行启蒙,又为后来者进行新的解释留有广阔余地。这种双重特征使《古兰经》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日期:2012-04-08 11:56:27
  伊斯兰教拥有内在的丰富性和巨大的包容性
  伊斯兰教发展为世界宗教有多种原因:首先,伊斯兰教自身具有普遍性特征,其所信奉的安拉是“全世界的主”,既不是某一部落的,也不是某一民族的;伊斯兰教坚信,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皆是安拉的“造化物”,并将最终回归安拉。其次,伊斯兰教,特别是早期伊斯兰教,不仅生机勃勃,而且具有开放性,它不断地吸纳许多外来的异质文化,当然其中不乏进步因素,但仍能保持自身的本质属性。

  《古兰经》为伊斯兰宗教奠定了一个稳定和丰富的宗教核心,同时也不排斥对其他文化和风俗的吸收。也就是说,《古兰经》从一开始就为伊斯兰教奠定了内在的丰富性和巨大的包容性两大特征。
  在核心内容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排斥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人民的局部文化特色和风俗传统。不排斥其他宗教,不以宗教为名义发动战争,反对以战争解决穆斯林内部问题。
  伊斯兰教的这些特征使伊斯兰既能吸引、也能同化。吸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信教,又能融合不同的民族文化。无论信教的人,还是不信教的人,都没有任何必要排斥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无论到了哪里,都能很快落地生根。有容乃大,这是伊斯兰教同化能力的根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